close
冬至-----最長的一夜
一、介紹
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最為重要的一個節氣。在古代,冬至是一個團圓的日子,因此又稱為「過小年」。
冬至的由來和曆法有直接的關係。冬至的日期,每年都在陽曆的十二月二十二日或二十三日。
冬至這一天稱為「日短」,因為這一天太陽直射南回歸線,所以北半球白天最短,(台灣位於北半球)黑夜最長。過了冬至後,日光照射北移,白天愈來愈長,黑夜愈來愈短。
到明、清朝時,冬至那天,每一家都要做湯圓,祭拜神明和祖先,一家團圓,圍吃湯圓,叫做「添歲」,所以民間習俗,冬至這天吃了湯圓,就長了一歲了。所以冬至吃湯圓,除了表示太陽(陽光)逐漸回來,也代表團圓的意思,現代人更喜歡把它當成圓滿的象徵。
二、冬至小故事
台灣地區相傳冬至是牛的生日,這有個相當有趣的傳說。 從前有個木匠叫墨斗公,在他所住的村子裡,土壤十分肥沃。農夫們只要將稻籽撒在田裡,就可以坐下來靜待收成了。因此這些莊稼人整天閒著沒事,聚集在墨斗公 的木匠店裡天南地北的聊天。墨斗公被他們吵得無法靜下心來工作。於是就交代他的徒弟拿一包經他施過法的鋸木屑,每天早上抓一小撮撒到農夫的田裡去。這些鋸 木屑只要一撒到田裡就會變成雜草。墨斗公的本來的意思是要農夫們養成勤勞的好習慣,天天下田鋤草。不料這個徒弟嫌天天撒太麻煩,就一口氣將整個鋸木屑都倒 光了。於是,所有的田裡都長了茂密的雜草,稻子反而枯萎殆盡,急得農夫們叫苦連天。 墨斗公眼看徒弟闖下大禍,就罰他變成一頭牛,來幫助農夫除草。墨斗公的徒弟變成牛後,惰性依然不變。主人要他耕田,牠就想出許多推託之詞:「今天我太累 了」、「今天我感冒了」或是說「你還不餵我吃東西,我怎麼替你工作?」。牠甚至和主人約定,耕田時每走一趟就要餵牠吃紅龜粿或湯圓等食物,否則牠就要罷耕 抗議。 在天上的佛祖看到這頭牛如此狂妄,就在牛的下巴釘了一顆釘子,使牠再也不能開口抱怨。因為牠喜歡吃湯圓,人們就選擇冬至這天作為牠的生日。除了餵牠湯圓 外,還在牛角、額頭上都黏了一顆「圓仔釘」。同時,為了感謝牛一年來的辛勞,冬至這天一定讓牠舒舒服服的休息一天。
三、相關習俗
(一)敬神明
(二)拜祖先和祭祖
(三)吃甜圓仔添歲
(四)餉耗
在鄉下祭拜結束後,會將湯糰黏一、二個在門戶器物上,即所謂「餉耗」。以犒賞一年來的辛勞。這些「冬節圓」日久乾燥後,再拿下來給小孩吃,有保佑長大的功效。這雖是清代的習俗,但卻仍存留在我們民間的社會裡。
(五)補冬
現代人到冬天常見街上有「紅面蕃鴨」、「薑母鴨」和各式各樣的「羊肉爐」。就是以前家中冬天的補品,一般人繁忙,沒時間燉煮,所以現在街上就開了很多店,方便大家進補啊!這些補品都是較烈(熱)的食品,不宜吃太多,會造成流鼻血。
四、臺灣冬節特別的收穫
冬至前是漁夫們捕捉烏魚的好時機,一直到了冬至烏魚還是最豐富的漁獲。此時,漁夫們還會製作「烏魚子」,在寒冷的冬天裡,「烏魚子」可是沿海漁民們一項重要的收入喔!
五、搓湯圓----台灣冬至湯圓俗稱「冬節圓」做成紅、白兩色。
1.材料:糯米粉或壓乾的糯米漿
2.做法:
(1)取一塊糯米糰放到開水裡煮熟,然後和到乾糯米塊中,經過搓揉成糰。
(2)將糯米糰分成幾大塊,然後捏成小塊,用手搓。
(3)搓好的湯圓放到開水裡煮,浮起來就是熟了。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