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蓋斑鬥魚並非台灣特有...
 而鬥魚快速種化的特性使他因地理隔離出現許多不同地域型...
 所以台灣所謂1北部型 2.三義型 3.食水嵙溪型 4.南部型...
 等四型其實都是因地理隔離出現的不同表現型...
 其中北部型(包括宜蘭產)的條紋偏黑褐色...較少鮮豔體色
 三義型是最美的...顏色最鮮豔的...線條呈紅藍相間
 (注意一點---許多近親雜交或常見的彩兔都是橘藍相間而已...)
 食水嵙溪型則最類似一般所見彩兔...
 南部型因為已久年無人採獲...恐已滅絕...
 但近年又聞台南偏遠地區有人養殖10餘年...保留了南部型...但不得而知詳情
2.蓋般鬥魚名又稱三斑沒錯...水族界叫彩兔...都一樣...
3.蓋斑習性不如暹羅鬥魚好鬥...水域空間大些...是寬廣而不是深...
 就可以群養無慮...蓋斑爭食的畫面可是非常美的...
 群養可以增加索餌意願/顯色...蓋斑也會變的有精神...
 還有...蓋斑養在戶外照光會比室內鮮豔許多...
4.書籍中通常說幼魚要餵綠水...
 其實到鄉下田間裝灌寶特瓶水就有不少微生物可以供幼魚食用...
 幼魚約0.5cm就可以以普通飼料磨成粉餵之...
 需注意的是...鬥魚本為掠實性魚...所以餵飼料粉時可輕吹水面
 以誘起幼魚之食慾...馴餌成功後即非常好養...

 

Q1彩兔=蓋斑鬥魚嗎 ?
  蓋斑鬥魚又名三斑鬥魚、台灣鬥魚,原產於中國南部、海南島、中南半島及台灣。行政院農委會於1990年將台灣蓋斑鬥魚列入「珍貴稀有保育類野生動物」予以 保護。2009年再修正保育類野生動物名錄,將臺灣鬥魚自「珍貴稀有野生動物」修正為「一般類野生動物」。在外觀上與東南亞種的蓋斑鬥魚(彩兔)仍有部分 區別。以外觀而言蓋斑鬥魚(三斑)與市售的彩兔差異性,就原生種來看: 一、頭部略為凹陷且斑點較少較不明顯,情緒不穩定時,從頭頂到背鰭中間會有一調淺色的縱帶。二、魚嘴較彩兔小。三、身體斑紋部份紅斑較藍斑多而細。
Q2彩兔最大長到多大?
 蓋斑鬥魚的體型大約可長到7公分左右;彩兔的體型大約可長到9公分左右。
Q3如何看他有無小寶寶?
 在 繁殖期,母魚(彩兔與蓋斑都一樣)由於抱卵的關係,身體會較圓潤,身上色彩也較平時黯淡。而公魚(彩兔與蓋斑都一樣)身體會較平時鮮豔,尾鰭部份會較長, 會在水面上依附物體吐泡巢。公母魚交配後,公魚會將受精卵用口啣到泡巢上,此時公魚會負起照顧受精卵的責任,要將母魚移出,否則母魚會因為公魚護卵的行為 而被咬死。
 所以,要看是否有小魚,就看泡巢上是否有受精卵出現。受精卵會在兩天左右孵化。
Q4怎麼分辨公母?
 蓋斑鬥魚母魚體型較公魚小,公魚顏色較為鮮豔,身上的條狀斑紋較為明顯、色彩也較艷麗;母魚的色澤則比較淡;公魚會擁有較長的尾鰭且呈燕尾狀,母魚的尾鰭短,燕尾狀不明顯。公魚可活3至6年,母魚則為2至3年。
 公彩兔的尾鰭長,呈現剪刀狀,且長度可達交叉;母彩兔的尾鰭較短,無法相交叉,呈現U字形。其餘特點皆與蓋斑相同。

 


以下文章轉貼自『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2004/03/01出版的自然保育季刊第45期

迷人的蓋斑鬥魚與放流復育的省思-------王 子 元、廖 德 裕
http://nature.tesri.gov.tw/tesriusr/internet/natshow.cfm?IDNo=809

主  題:迷人的蓋斑鬥魚與放流復育的省思
作  者:王子元*、廖德裕**
分  類:特輯
出版日期:2004/03/01
期  別:45
頁  碼:47
內  文:

一、前言

蓋 斑鬥魚(Macropodus opercularis),俗稱「三斑」、「龐鼓辣」,因其鰓蓋後上方有一暗綠色圓斑而被命名。牠們的體色非常艷麗,除了堅硬的鰓蓋上有一塊鮮明的黑斑, 淡黃色的身體披覆著藍黑色的條紋橫斑,身體上各魚鰭則泛輕透著粉紅色的光彩,是悠遊在平緩水域裡的美嬌客。早年在台灣西部的河溝、池塘或稻田等地常見,以 孑孓、小蝦子以及水生昆蟲為食物來源,後來因為棲地環境嚴重污染而面臨生存危機。

二、迷人的蓋斑鬥魚

不同於一般的淡水魚 類,蓋斑鬥魚發展出一種奇特的器官叫做”迷器”,可以幫助蓋斑鬥魚直接呼吸空氣中的氧氣,這樣一來他們就不怕池塘因為高溫或優氧化所造成的缺氧,而別的魚 類因為沒有迷器的幫忙,就只能靠”鰓”來呼吸水中的氧氣,要是水中氧氣不足,只能用鰓呼吸的魚類就要一命嗚呼了。

蓋斑鬥魚的另一個有趣、 特別的習性就是他們的戀愛圓舞曲(黃等,1997)。仔細觀察野生鬥魚在繁殖季節來臨時,有別於平常呼吸所吐出的散狀氣泡,發情的雄魚會先在岸邊水草處, 不停地用嘴巴吐出氣泡,並將氣泡聚集成類似白沫狀的泡巢。靠近觀察會發現,發情中的雌雄鬥魚胸腹部的膚色會從原本的銀白色轉變成深黑色,雄魚彼此會相互追 逐驅離,領域性比平常強勢許多,只允許雌魚稍微接近泡巢附近,一但太過接近泡巢,雄魚會開始豎起腮蓋,並且張口威嚇。不同於爭強鬥狠的泰國鬥魚 (Betta spp.),蓋斑鬥魚很少追趕爭鬥到彼此重傷的程度。

再觀察一段時間會發現,雄魚會反覆追趕並用嘴巴啄雌魚的背鰭前緣,而 雌魚似乎受到這樣的重覆刺激影響,體色會從原本的粉彩轉化成為幾乎全身深黑色的狀態。經過大約兩天的時間醞釀,雄魚追趕雌魚的姿態開始從兇猛轉變成溫柔, 而雌魚則會在每當雄?追趕靠近的時候,以幾乎平躺的側身角度,側游在雄魚的下方水域,甚至下沉到水底層。如果您進一步地觀察,會發現此時期的鬥魚夫妻,彼 此除了相互溫柔追趕外,還會多了左右搖擺身體和尾鰭的動作,彼此間的安全距離也開始越來越短。

經過此一階段的適應期之後,鬥魚夫妻會開始 用力撐開身體,並且在水中繞轉互展尾鰭,這時雄魚會盡力將全身的鰭條撐開,展現自己最美的模樣讓母魚願意留下來交配;如果母魚不願意或是等候時間過長,雙 方會突然相互左右擺尾兩下而彼此分開。像是舞池中的水上芭蕾,互展美姿的雙方彼此相依偎地不斷水平繞圈,在舞曲即將終了時,冰上探戈似的兩人會互看擊掌後 而迅速左右分開。

雙方在十多次間歇地練習跳繁殖舞,雄魚開始會去啄雌魚的背鰭前緣附近,而雌魚也會下意識地讓身體幾乎到平躺的角度。此 時,如果雌魚願意的話,雄魚會進一步採頭尾顛倒的倒V型姿勢與母魚身體相貼,然後彎曲身體將平躺的母魚包覆翻轉起來,讓母魚的排卵孔朝向泡巢。就在這翻轉 的同時,母魚會受到刺激而將體內的卵子排出,同時雄魚將精子排出,完成下一代的受精過程。

如果繼續觀察,會發現翻轉過後的鬥魚,彼此像是 痙攣狀態地相互滑離,並且幾乎動作靜止地沉入下方水層。回過神來的親魚便會開始將載浮載沉、四處散落的受精卵銜起來放到泡巢中。不同於以往我們對於鬥魚的 刻板印象,此時期的蓋斑鬥魚在兩性關係上似乎比較平等,雌魚也會銜起雄?沒有找到的受精卵,將之吐到雄魚視野範圍內,或是直接吐到泡巢之中。和泰國鬥魚不 同之處,蓋斑鬥魚對於子代的照顧工作,雄魚是允許雌魚一起參與的,不會對雌魚進行劇烈的趨離動作。受精過後的卵大約再經過二至三天就會孵出魚寶寶,剛出生 的小魚還不會吃東西,要再等幾天後他們才會到處游動,開始覓食附近的浮游生物。

稍微留意觀察泡巢的形狀,也會發現很有趣的變化!剛受精完 成的卵會被集中到泡巢正上方的區域,可以看到泡巢在水面上堆積成一座小山丘,雄魚會不斷地吐氣泡,使得微黃的受精卵保持浮在水表面並且集中在泡巢裡頭。經 過一段時間,泡巢形狀開始變成平展式的散狀結構,雄魚會開始將泡巢面積擴大,小山丘變成寬廣的平原形狀,雄魚會開始很勤奮地叼起魚卵分送泡巢各處,偶而也 允許雌魚一起照顧工作,直到仔魚孵化出來,開始能夠自行游動進食為止。如果我們將臉部靠近泡巢觀察,會發現雄魚以精準無比的注意力,迅速地在你靠近之處就 定位防衛,並且嚴肅地盯著你的一舉一動!一但發覺這個位置的仔魚受到威脅,雄魚便會飛快地銜起仔魚,將小魚吐到泡巢別處,甚至將小魚分布的區域縮小集中照 顧。鬥魚完善盡責的護幼行為和多采多姿的生殖過程,是生態觀察教育中可以善加利用的好素材。
  
三、蓋斑鬥魚的保育

水流 平緩的小溪流與池塘是蓋斑鬥魚最喜歡的環境,甚至只是一個水桶內他們都能夠存活,而這些地方正是蚊子幼蟲(孑孓)棲息的地方,蓋斑鬥魚對於抑制蚊蟲的繁殖 是非常有效的生物工具。蓋斑鬥魚以前在台灣的分布非常廣,幾乎整個台灣西部平原都有,但是牠們對化學藥物非常敏感,一點點的農藥和污染就能要他們的命。受 到乾淨水源的限制,蓋斑鬥魚目前在台灣的分布僅侷限在宜蘭、台北、桃園、新竹、苗栗、台中、嘉義、台南以及屏東等地的極少數水塘中,族群數量非常稀少,是 目前政府公告的保育類野生動物之一。近年來,由於保育觀念的抬頭,蓋斑鬥魚因為繁殖容易、復育技術門檻低,已成為各地方政府爭相復育的生物以及中小學不可 或缺的生態保育教材。報章媒體也經常性地以「蓋斑鬥魚復育成功」或是「蓋斑鬥魚放流復育」等素材做成各類生態報導。

和水族館販售的泰國鬥 魚相比,蓋斑鬥魚顏色給人感覺雖不若雍容高貴,但身上的花紋卻是清純而豔麗,也因此水族玩家給予了「彩兔」的封號。其實蓋斑鬥魚是廣泛分布在中國華南地 區、琉球、台灣及東南亞北部諸島等地的物種,各地的族群不論在基因型或是外部型態上都不易一眼就區分出來。但是,從粒線體DNA研究族群間的親緣關係發 現,台灣與廣東、福建等地的族群雖然相似,然而還是有些許地域差異存在,並且與廣西族群有明顯不同的分群狀況。再者,從外觀上來看,雖然不易分辨出來,不 過可以隱約察覺出在體表花紋、外部體型上彼此還是存在著個體差異的--例如,詹見平等人(1993)便發現水族館購買的彩兔(東南亞族群),其尾鰭呈現出 深藍色的細格狀花紋,而台灣現存的野生族群則並無發現此種特徵。因此,從尚未完善分析的基礎生物學資訊來看,其實是需要更進一步地描述和研究蓋斑鬥魚的基 因多樣性和釐清各地品系型態差異,乃至於親緣地理學的討論,才能夠有足夠的資訊來進行保育策略的擬定和行動。

過去環境的破壞以及水質的污 染幾乎讓蓋斑鬥魚從美麗的寶島消失殆盡,幸好台灣有一些淡水魚類的愛好者默默地從事復育以及放流的工作,鬥魚的明天才又重現生機。然而,從生物多樣性的角 度來探究蓋斑鬥魚的物種保育,我們是否應該三思而後行。若從棲地多樣性的角度來看,適合蓋斑鬥魚的棲地環境需要的是乾淨無染的河溝、池塘或稻田等地的靜緩 水域,他們才能大量地繁衍生存。而在基因多樣性的考量下,我們則不應該將台灣野生族群與種源堪慮的水族館’’彩兔’’混交,甚至任意放流到野外,才能確保 台灣本土族群的品系存在。

四、放流復育的省思

國人對於維護生態保育的熱誠和行動力是我們應當引以為榮的!但是,就現行法 規來看,蓋斑鬥魚目前還是屬於保育類野生動物,在野生動物保育法的規範下,其實是禁止飼養、販賣和繁殖。不可諱言的,經常性的魚苗放流行為卻對於整個蓋斑 鬥魚族群基因結構造成影響。然而,由於觀賞水族業的發達,目前我們還是可以輕易地在水族館內買到名為彩兔的東南亞產蓋斑鬥魚,不知情的復育者若以彩兔為種 魚,繁殖出來的幼魚放流後將嚴重干擾台灣原生種的基因型組成,因而破壞蓋斑鬥魚的「本土性」。這樣不僅在善意的不知情下會觸犯保育法規,也使得民眾原本熱 心保育的美意完全喪失。

另一方面,就算我們選擇的是原生種的蓋斑鬥魚,但是因為種魚數量過少,大量繁殖出來的幼魚放流後將造成原生族群基 因同質化的問題,所謂「基因同質化」就是在一個生物族群中,每一個生物個體的基因組成相近似,沒有多樣性存在,一但外界環境有所變動,整個族群便沒有能夠 應付變異的個體存活下來,最終滅絕。因此放流活動的正確觀念是要合法申請、就地取材、原地野放,繁殖放流的個體不要太多,達到教育大眾的目的就好。

此 外,中小學的生態教材是以鼓勵學生飼養觀察為主,達到寓教於樂的宣導目的。此類方式站在教育立場上有其重要不可或缺性,是值得加強推廣的。但是,若以蓋斑 鬥魚為教材,取得的合法性和原生種證明是必須的!再者,需要注意的是其潛在人為放流(如私自放養、放生)對於環境及原生物種的影響,亦是需要考量的。

其 實,野生動物保育相關法令的規範原意本不是為了限制民眾參與生態保育,而是希望在基礎研究尚未完善前,由學者專家先設法保有原生物種的存在,建立種源鑑 定、棲地保護、復育技術等資料,再擬定策略來進行最為自然、危害最低的物種保育行動。自發性的繁殖、復育、放流等行為,有時候往往因為考量未周延而草率放 流野外,使得原本簡單的保育工作變成複雜度極高的補救工作。

以國人過去習以為常的放流復育活動來看,最常發生的問題就是造成外來種的引進 與放流棲地的選擇錯誤。「外來種」的概念包括簡單地以國界做為定義的生物,像是美洲來的巴西烏龜、非洲來的吳郭魚等;若是以生態系為單元作考量,原本不會 在這一個生態系出現的生物也都應該被視為外來種。例如,早年溪流香魚是大家普遍認識的生物,也是一種台灣土生土長的魚類,由於獵捕壓力及棲地破壞,使得野 外族群數量越來越少。差不多三十年前為復育台灣的香魚數量而引入為數不少的日本種魚進行繁殖,在當時物種保育的觀點是正確無誤而且值得肯定的。經過三十年 後,隨著我們對於生態保育的科學知識進展,我們必須重新審慎評估這樣的做法是否適當。

當時引進的日本香魚可分為洄游型和陸封型兩種,白熱 化的放流復育可以從過去的剪報資料窺見當時的盛況。經過多年的努力,香魚是在台灣流域回復了生機和族群數量,然而,侯景祥(2001)研究台灣與日本產香 魚的分子親緣關係,發現台灣原生種的香魚似乎已不復存在了。如同前陣子對於「梅花鹿復育後是否存在著台灣原生種群」的討論與迷思,物種的保育目的是達到 了,卻似乎再也找不回原始的物種基因型,這當然和復育時機過晚以及繁殖技術門檻問題有關,是有其時空背景的難處。

回頭再看看蓋斑鬥魚過去 興盛的原因與現在瀕危的環境,我們是不是應該要暫緩政府民間熱衷的放流活動,重新省思其在物種保育上的本土價值?更進一步,我們是否需要換個角度來思考被 大家長久忽略的棲地保育工作。畢竟治標不如治本,與其三十年的熱鬧治標,不如緩下來思考二十年的治本之道!從現行保育實施的結果來進行檢討,除了物種保育 工作的持續,如何讓「河裡面有水、水裡面有魚」的自然河川生態重回每個人心中,落實河川棲地保育應該是未來維繫淡水魚類多樣性的永續治本方向。

*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博士候選人
**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碩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rethlovesmisa 的頭像
    rethlovesmisa

    堂堂和乖乖的秘密小窩

    rethlovesmis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